- 浅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 时间:2018-08-20 17:01 来源:邯郸爱眼医院 作者:小丑鱼 点击: 次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过去称为充血性青光眼,因其发作时眼前部有明显充血而命名。因结膜充血只是本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致病原因,此外,有一部分患者在发作时并没有结膜充血,所以现在对根据其发病机制--由于房角关闭而引起眼压升高而称为闭角型青光眼。
由于虹膜周边部机械性的阻塞了房角,阻断了房水的出路而使眼压升高。小梁和Schlemm管等房水排出系统一般是正常的。
从解剖上的特点来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于浅前房、窄房角的眼睛。其角膜较小,而晶状体相对地较大,睫状体较发达,虹膜在睫状体的止端常靠前,多为远视。这些解剖因素均可使前房变浅和房角狭窄,尤其是当晶状体相对较大时,它与虹膜贴的较紧,因此房水由后房流经虹膜与晶状体的间隙时,受到的阻力就增加,形成生理性瞳孔阻滞,而使后房的压力升高,虹膜膨隆,房角变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循环阻滞因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角阻滞、瞳孔阻滞、睫状阻滞和玻璃体阻滞。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由于周边虹膜与小梁相贴,即房角阻滞,这是高褶虹膜型青光眼发病的原发机制;它常是继发于瞳孔阻滞,或是偶尔由于其他机制,如睫状阻滞睫状体向前旋转,或者液体通过前玻璃体受阻。在有炎症的眼睛房角相贴在数日内可发展为周边虹膜前粘连,而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经过数月才形成周边虹膜前粘连。
- 上一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什么症状
- 下一篇:青光眼早期症状